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,這是一個靠臉吃飯的時代。所謂顏值即正義,本質是對美好事物蘊含巨大影響力的推崇 。但對于品牌來講,顏值是把雙刃劍:或鋒利,或功利。前者會誤傷,后者會自殤。依靠顏值快速擴大品牌影響力,是最直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
品牌放大有二種法則:
一、放大聲量;
二、提升引力。但聲量會受局限,而引力可以自造。于是,用顏值自造引力是品牌快速出位的手段。最典型就是各類網紅打卡地的誕生套路,抖音網紅的出道套路........世人都說顏值好,唯有成本忘不了。但我認為成本意識固然重要,但關鍵取決于品牌商如何看待提升顏值的投入:是成本?還是投資?而我認為,注重顏值的理由,更多源自互聯時代消費需求:
(1)貨架需求:不是所有貨品都只在線上銷售,貨架陳列效果決定被消費者選擇的機會,KA渠道或許今不如昔,但實體店依然是消費者快速嘗試產品、感知品牌的最佳空間。
(2)社交需求:轉發PO圖的習慣,源自人的自我炫耀動機:發什么暴露了什么LEVEL。高顏值事物可以提升虛擬空間人設。
(3)擴張聲場:流量可以提升傳播度,爭奪流量為了擴大聲量,而大聲量能引發大流量,高顏值可以吸引更多流量。
(4)差異化:世間永遠平庸多于優秀,問題多于話題。高顏值本是稀缺品,無論人或物皆如此,因此體現了差異化。也正因為優秀的太多,市場審美疲勞,迫使品牌需要不斷升級,提升顏值成為顯效。毫無疑問,今天PS,AI換臉、3D等技術制造高顏值早已小菜一碟。高顏值已經不是問題,問題是存在網絡時代新顏值觀和傳統顏值觀之間的差異。傳統認知:對于顏值認知兩級分化:或者土、或者雅,中間地帶很少。新認知:多元審美共存,五環外審美和五環內審美同在。可以土到極致,也可以美到炫目,都有適合的受眾。“不要你覺得,而是我覺得”。傳統認知:路徑:因為高顏值——增加好感——激發聯想——增加溢價;新認知:為了找到認同感。(卡通、自嘲、審丑、喪文化等流行,定義了多元的審美和顏值標準)我們可以重新定義顏值:有認同感的顏值,才是高顏值。和美丑無關!這結論和社交原則驚人一致:所有社交的根本動因是找尋相互認同的族群。顏值的標準不再是千人千面的美,而是契合自我的內在標準。沒有包打天下的顏,丑娃同樣有市場,對于今后的品牌來講:始于顏值,陷于體驗,興于文化。因此,企業更需要嘗試不同的表現形式。畢竟Y世代、Z世代已經成長,他們沒有長輩一代的思維固化,既自我,也包容,未來的市場屬于他們,難道不該多研究他們么?市場機會不是無止境的,面對新消費群,培植也罷,試錯也罷,都蘊含更大機會。而錯過,則是最大的損失。但對顏值的利用并非不受約束,對于市場來講:我們愛高顏值,也愛真實的顏值,但我們拒絕虛假的高顏值。別看網紅臉、PS美女、美圖橫行,但你還認為“網紅臉”是個褒義詞么?喬碧羅們一次性封殺的原因,不是因為丑陋,而是因為過度消費公眾信任。讓顏值更加真實,或者更加坦誠,才是品牌在形象上發力的正確方向。對于品牌來講,依然要不斷追求高顏值的品牌和產品形象,無論傳統營銷時代還是網絡營銷時代,都如此。只是,對顏值的理解需要重新調整:真實、坦誠、有內核的品牌形象綜合體才是被新一代消費者接受的東西。美,貴在真實。品牌設計策略,勝在認同。
RELATED INFORMATION
開創品牌的新時代。即刻與我們聯系:021- 6922 31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