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好包裝?眾說紛紜:
好包裝是保護產品、美化產品的容器;
好包裝是給產品穿的新衣,給人帶來美的享受;
好包裝就是塑造品牌形象;
好包裝就是吸金石,必須抓眼球;
好包裝必須高大上;
好包裝必須緊跟時代;
……
這些說法對不對呢?有時候是對的,可是并不能適用所有情況,這些觀點流于淺顯、似是而非,沒有直達本質。
到底什么是好包裝呢?
四喜認為:
賣貨的包裝,才是好包裝。
賣貨,是包裝的起點和目的。不賣貨談其他的,包括樹立品牌在內的任何重大目的意義都是瞎扯,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和功效。你見過賣得不好成為大品牌的產品嗎?
不賣貨,包裝就什么都不是。
在衡量是否好包裝這個事情上,沒有任何其他要素可以與“賣貨”相提并論。
看一個案例
這是橙汁品牌純果樂的兩種包裝設計,筆者做過簡單測試,單就視覺來看,喜歡右側的居多,它的視覺感相比左側更美觀,更誘人。
可是現實當中呢,左側包裝才更賣貨!
經過研究分析發現,同樣傳達橙汁的新鮮和100%,左側包裝在講道理,給顧客展現吸管插進橙子里,顧客這邊自己得出結論——絕對新鮮,絕對百分百。這里面暗藏著對顧客深度說服的過程,打心眼里信服。
而右側包裝只是靜態地展現,亮出一杯橙汁,塞給你一個結論,擔心顧客不明白,寫上100%。這中間沒有說服,也就沒有說服力。
從品牌識別來講,左側包裝的視覺獨一無二,更具品牌差異性,價值感知度更強。右側包裝雖然漂亮,但是似曾相識,這杯橙汁價值感知度更弱,很難成為品牌的記憶點。
還是讓事實數據說話吧。右側是純果樂公司耗時5個月設計的新包裝。可是新包裝上架后,銷售額卻大幅下降了20%,只好趕緊把左側舊包裝換了回來。
賣貨,看起來不那么高大上,卻是衡量包裝的最簡單實效、同時又是最能反映營銷傳播本質的標尺。
所以,賣貨,才是好包裝的第一標準!
賣貨的包裝,包裝的內容和形式能夠快速激發、對接顧客的認知和需求,能夠對顧客產生強大的吸引力。
這種吸引力不是流于表面的視覺刺激,而是傳達出了優異誘人的產品價值和品牌價值,激起了顧客內心的渴望。
一些價值超出了顧客期望,顧客產生了強烈的購買欲望,立即付諸行動購買或形成心智預售。
不賣貨,品牌產品不與消費者發生消費關聯,不進入消費者的生活,產品和品牌只是擺設,不是真正的品牌。
不賣貨,企業和品牌都不可持續。本章開頭“由包裝擔當重任的三個案例”品牌如果不賣貨,再好的戰略都是空談。
不賣貨,什么顏值檔次,什么獨樹一幟,什么品牌形象,就算說上了天都是自嗨,沒有意義。
因此,不賣貨,是包裝設計的一票否決項,沒得商量。
賣貨包裝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呢?一是包裝要有“四力”,二是包裝信息要主次先后排序。
賣貨的包裝設計一定要運用外部思維,即:顧客喜歡、理解、好記和相信什么信息,設計公司就提供什么信息。顧客重視什么信息,設計公司就放大什么信息;顧客怎樣思考,設計公司就怎樣排序。
RELATED INFORMATION
開創品牌的新時代。即刻與我們聯系:021- 6922 3125